摘要:柴油機進排氣閥工作環(huán)境條件不同,經常會出現(xiàn)氣閥的損壞。文章從幾個方面介紹了氣閥部件的不同的損壞形式及檢修方式,以及日常維護管理應注意的事項。
關鍵詞:柴油機;氣閥;維護
柴油機被廣泛的運用于火車、汽車、飛機、輪船上,是推進器的動力之源。柴油機的進、排氣閥是柴油機燃燒室的組成零件,直接受到高溫高壓燃氣的作用,承受著很高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,尤其是排氣閥還承受著氣流的沖刷和加熱,溫度更高。在高增壓柴油機上,排氣閥閥盤的溫度可達650~800℃;進氣閥由于受新氣的冷卻作用,溫度相對低一些,但仍可達450~500℃。
由于柴油機的進排氣閥工作環(huán)境惡劣,經常會出現(xiàn)氣閥的損壞,使柴油機的功率降低,因此,日常對柴油機的氣閥進行檢修是非常必要的。
1氣閥的損傷
在日常管理和維修中,我們經常會發(fā)現(xiàn)柴油機氣閥損傷。常見的氣閥損傷有氣閥閥盤錐面與閥桿的磨損,閥面的燒傷與高溫腐蝕,閥盤與閥桿的裂紋以及閥桿的彎曲變形等。
氣閥在關閉時,閥盤錐面和閥座座面不斷地相互撞擊,致使閥面產生塑性變形出現(xiàn)凹坑、拉毛現(xiàn)象。在柴油機燃燒時的高溫下,金屬更易變形、閥面損傷更加嚴重。又由于在高溫燃氣作用下,爆發(fā)壓力還會使閥面與座面產生微小錯動,使氣閥閥面產生磨損。有磨損產物、灰分和碳粒等時,閥面磨損更加嚴重。有的柴油機燃用重油,不僅使閥面磨損加劇,而且還會由于燃油中含有較高的V、Na等元素而使閥面產生高溫腐蝕。
2氣閥磨損檢修
2.1氣閥閥面的磨損檢修
在維修中,我們通過將氣閥徹底清洗干凈后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閥面氣閥閥面由于磨損,閥面上出現(xiàn)磨損凹坑,閥線變寬超過規(guī)定值。閥線變寬或模糊不清,使氣閥與閥座關閉不嚴,燃氣漏泄引起閥面和閥座的燒傷、柴油機功率下降等一系列危害。
1)閥面磨損較輕,一般通過閥與閥座的研磨使閥線恢復。
2)閥面磨損嚴重時,一般采用手工電弧焊進行堆焊修復。
2.2閥桿磨損檢修
氣閥閥桿在氣閥導管內作往復運動,使閥桿和導管產生磨損,二者的配合間隙增大,產生漏氣、冒煙或機油沿導管進入燃燒室,不僅機油耗量增加且使燃燒室積碳加重。
氣閥閥桿磨損在檢修時,一般首先要進行檢測,可在平臺上或車床上對氣閥閥桿外圓進行測量,計算出閥桿的圓度誤差和圓柱度誤差,比較是否超出標準。根據(jù)經驗當超過標準要求時,采用鍍鉻或鍍鐵工藝修復閥桿;有時也采用噴涂或噴焊工藝修復。
2.3氣閥閥面的燒傷和高溫腐蝕的檢修
氣閥閥盤錐面上產生麻點腐蝕或閥盤邊緣出現(xiàn)燒穿的空洞等均是由于閥與閥座關閉不嚴,高溫燃氣漏泄使氣閥過熱、氧化或金屬中元素燒損造成,以及燃用重油和氣閥溫度過高引起的高溫腐蝕。
1)氣閥閥面燒穿出現(xiàn)邊緣空洞時,該閥應當換新。
2)出現(xiàn)麻點、腐蝕時可采用機械加工修復。如,研閥機研磨,車床切削后研磨,手工研磨等。也可采用電弧堆焊、噴涂或噴焊工藝修復。
修復后氣閥裝入閥座與錐面接觸面積不得少于原接觸面積的1/3。
2.4氣閥閥盤和閥桿的斷裂檢修
閥盤與閥桿過渡圓角處和閥桿上端凹槽處易發(fā)生裂紋和斷裂。
氣閥斷裂后落入汽缸將會引發(fā)波及性事故:擊碎汽缸蓋、活塞和汽缸套等。
1)閥盤和閥桿裂紋肉眼外觀檢查,不得有直觀裂紋存在。
2)閥桿直徑大于20 ㎜時,允許有長度不大于20 ㎜發(fā)紋,但在縱向同一位置上不得有多于兩處的發(fā)紋。
3)閥盤與閥桿產生裂紋或斷裂,應換新氣閥。
4)閥桿的彎曲變形可在平臺或車床上用百分表檢驗,超過宴求時應采用加壓校直法予以校正。
3日常維護管理
柴油機氣閥由于工作的環(huán)境條件,出現(xiàn)這樣和那樣的損壞事故是不可避免的。我們應當加強柴油機的日常的維護、修理和運行管理。
1)注意監(jiān)視各運行參數(shù)。主要觀察柴油機汽缸冷卻液的進、出口溫度,進、排氣溫度等;特別是個別汽缸進、排氣溫度異常高的現(xiàn)象。
2)注意傾聽運轉聲音。柴油機在運轉時,不同的部位、不同的負荷下所發(fā)出的聲響是不同的,具有其規(guī)律性,如發(fā)現(xiàn)聲響不正常,應查明原因及時排除。
3)吊缸檢查。管理人員須對柴油機的零部件維修時限,做到心中有數(shù),對燃燒室部件定期檢查。將活塞從汽缸內吊出,對燃燒室部件進行徹底清潔、檢查,包括氣閥和其他零部件。對損壞的部件及時進行維修。
由上可知,柴油機氣閥雖然只是柴油機燃燒室一個部件,但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柴油機的技術性能指標,而且還對整個設備運行的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應當提高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,在日常運行管理中,避免違章操作,出現(xiàn)問題及時維修解決,加強維護保養(yǎng),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。
作者:張瑞安 來源:中國修船